遠東電纜有限公司-無錫遠東電纜|江蘇遠東電纜有限公司
未來10年內,我國風能、太陽能、核能等新能源行業將處于爆發性增長階段,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發電到2020年裝機將分別達到2億千瓦、1億千瓦、3000萬千瓦,分別比十二五規劃的1億千瓦、2100萬千瓦、1300萬千瓦目標,大幅增加1倍或以上。隨著我國核電建設的重啟,到2020年我國核電在運機組要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隨著我國新能源產業鏈的快速發展,對于風能電纜、光伏電纜、核能電纜等各種特種電纜的需求量巨大。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就是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信息,從而對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響應。其實質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城市智慧式管理和運行,進而為城市中的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促進城市的和諧、可持續成長。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未來城市將承載越來越多的人口。目前,我國正處于城鎮化加速發展的時期,部分地區“城市病”問題日益嚴峻。為解決城市發展難題,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建設智慧城市已成為當今世界城市發展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智慧城市的建設在國內外許多地區已經展開,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國內的如智慧上海、智慧雙流;國外如新加坡的“智慧國計劃”、韓國的“U-City計劃”等。
據統計局公告,2014年我國城鎮化率為54.8%,遠低于發達國家70%的水平。為解決城市發展難題,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建設智慧城市已成為必然。目前全國已超過400個城市正在建設“智慧城市”。預計,未來建設智慧城市中國市場將超過4萬億人民幣。其中通信電纜是智慧城市建設最大受益者,電力電纜、電氣裝備用線纜以及繞組線市場的需求也會進一步擴大。
智能電網
智能電網就是電網的智能化(智電電力),也被稱為“電網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雙向通信網絡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傳感和測量技術、先進的設備技術、先進的控制方法以及先進的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的應用,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高效、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標,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勵和包括用戶、抵御攻擊、提供滿足21世紀用戶需求的電能質量、容許各種不同發電形式的接入、啟動電力市場以及資產的優化高效運行。
隨著國家推進能源生產與消費模式革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動節能減排的戰略,今后幾年將加快發電設施、用電設施和電網智能化改造,提高電力系統的安全性、穩定性和可靠性。電網投資規模將每年遞增,2015年國家電網公司計劃投資4202億元用于電網建設,同比增幅達9.0%。
在綠色節能意識的驅動下,智能電網成為世界各國競相發展的一個重點領域。智能電網是電力網絡,是一個自我修復,讓消費者積極參與,能及時從襲擊和自然災害復原,容納所有發電和能量儲存,能接納新產品,服務和市場,優化資產利用和經營效率,為數字經濟提供電源質量。
智能電網建立在集成的、高速雙向通信網絡基礎之上,旨在利用先進傳感和測量技術、先進設備技術、先進控制方法,以及先進決策支持系統技術,實現電網可靠、安全、經濟、高效、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高效運行。
它的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逐步演變,是一場徹底的變革,是現有技術和新技術協同發展的產物,除了網絡和智能電表外還飽含了更廣泛的范圍。
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以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為特征的堅強智能電網,全面提高電網的安全性、經濟性、適應性和互動性,堅強是基礎,智能是關鍵。
交通發展
城市軌道交通(RailTransit)是指具有運量大、速度快、安全、準點、保護環境、節約能源和用地等特點的交通方式,簡稱“軌交”,包括地鐵、輕軌、快軌、有軌電車等。世界各國普遍認識到:解決城市的交通問題的根本出路在于優先發展以軌道交通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
據行業內估算,到“十二五”末,全國城軌運營總里程將達到3000公里,到2020年,運營總里程將達到6000-7000公里。不僅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網的總投資規模就高達3700億元,其中2012年-2020年期間計劃完成1180億元。而江蘇省計劃在“十二五”完成860億元投資后,“十三五”期間再投資2100億元修建城際軌道。初步估計,到2020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2萬公里以上,建設客運專線1.6萬公里以上,完善路網布局和西部開發性新線建設約4.1萬公里,投資總規模5萬億。城市化進程的發展也極大的促使城市軌道交通迅猛發展,到2020年,中國軌道交通總里程將達到6000公里,據統計,2015~2017年三年新開工項目里程達3000多公里。軌道交通建設有利于裸線、電氣裝備用線纜、電力電纜以及通信電纜廣泛應用。
我國的電線電纜行業經過幾年的高速發展已形成相當的規模,但由于生產能力大于需求,出現供大于求的局面。目前的生產能力已大大超過今年的預測需求數值,同時電線電纜企業均面臨亟待提高產品技術含量的問題。
一、產品重點發展方向
我國將電線電纜產品按其用途分成五大類,即:裸電線、繞組線、電氣裝備用電線電纜、電力電纜和通信電纜(包括光纜)。目前,我國這五類產品生產量(價值量)大體上分別占電線電纜總產量的18%、19%、22%、31%和10%。專家分析指出:現階段我國電線電纜的產品結構比較落后,技術含量低的產品比重過大,技術含量高的產品比重過小。而發達國家如美國上述五類產品所占比例分別為10%、10%、49%、13%和18%,產品結構明顯優于我國。雖然我國的電線電纜行業在生產規模、品種發展和產品等級上已發生較大變化,但在發展中還存在三個主要問題:
(1)規模增長過猛目前,電線電纜行業總體能力大于需求一倍以上,各大類產品2000年的預測需求數均小于目前生產能力。
(2)低水平重復建設多近幾年,電線電纜行業對產品結構的調整重視不夠,產品結構矛盾依然突出,高水平產品滿足不了需要。例如,從大類看,我國裸電線產量占近1/5,發達國家只占1/10。而在裸電線中,架空線和普通的鋼芯鋁絞線又占了絕大多數。
(3)經濟效益低下全行業虧損企業700多家,虧損面達1/4強,行業的銷售收入利稅率1991年為11.7%,1995年下降為5%。由于效益連年下降,虧損企業增多,行業內資金普遍緊張,資產負債率平均高達70%。
專家們建議,由于國家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如城市電網的改造,信息高速公路的發展,通信事業騰飛以及用電設備的更新換代和節能化的要求,將對電線電纜的品種和水平不斷提出新的要求。盡管從總量看,今后一個時期需求不會有太大的增長,但對品種和水平的需求將是一個需求旺盛期。因此,電線電纜企業要重視科技的發展,以高新技術的發展,帶動產品市場占有率的提高。
(1)特種架空線
有特殊要求的特種架空線我國雖能生產,但在高耐熱、高耐蝕、抗蠕變、柔軟性、高導電等技術性能上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又如分裂式架空線,在耐蝕、防振、防冰雪、低電暈損耗、低弧暈損耗、低弧量、倍容量等技術性能指標上存在差距。為了滿足三峽等重大工程的需要,特種架空線需在產品品種、產品性能上大力開發和提高。
(2)核電站電纜
核電站電纜分布在核站的核島、常規島和BOP各部分,用于電力傳輸、控制、計算機、儀表等,一座核站所需電纜的種類基本與火電站相同。但由于核電站電纜對無鹵、低煙、低毒等技術性能要求十分嚴格,我國目前僅能生產制造核島外圍用電線電纜,其余目前大多只能依賴進口。世界上已有276座核電站,發電量達343792MWh,占全球總發電量的17%,有10多個國家核電發電量占其總發電量的25%。
預計到2010年我國的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20000MW,占我國總發電量的17%,具有較大發展潛力。
因此核電站用電纜具有良好的市場發展前景。
(3)低煙低鹵、低煙無鹵阻燃電纜
該產品主要用于地鐵、隧道、石油平臺、船舶、電站等一些重要場所,上述相關行業目前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這必將進一步刺激對該產品的需求。
(4)汽車用配線
"九五"期間,我國汽車行業將保持持續快速發展。2000年,轎車、貨車年產量預計達到300萬輛,因此對該產品的需求量很大。該產品今后的發展趨勢是高耐溫、高阻尼、薄壁型和屏蔽型。
(5)高阻燃電纜
目前,國內大量生產的阻燃電纜多為C級、B級,A級尚處于發展之中,這與當前我國眾多高質量工程項目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九五"期間的發展方向是達到A級阻燃的配套齊全的各種電纜。
(6)智能化大樓用寬頻帶、局部網電纜(5類、6類電纜)
該產品同時兼有傳輸電話、傳真、可視電話、防盜報警等多種信號功能,亦稱電子電纜。該產品在美國已占全部絕緣線纜的20%以上。在國內隨著智能大樓、計算機產業化和信息高速公路工程的快速發展,對該電纜的需求也將日益高漲。目前該電纜的傳輸速率已達100Mb/s(即5類電纜),在"九五"期間預計達到320Mb/s。
(7)光纖復合架空地線(OPGW)
光纖復合架空地線具有通信、遙控遙測及數據傳輸等多種功能,適用于110~500kV的高壓和超高壓架空輸電線路的管理自動化,可靠性高。
來源:線纜商情